首 页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我们身边的典型
与高跷会的苦与甜
来源:北臧村镇网站 日期:2017-07-05

  孙红军,是大兴区北臧村镇皮各庄村高跷会的一员,从1980年进入高跷会那一年开始到成为现在第11代高跷会的管理者之一,他与高跷会结下了不解之缘。说起皮各庄的高跷会,从清朝1734年开始,已经有281年的历史,经历过清朝时的兴盛,也曾因为历史原因被迫停演过,然而凭着对高跷表演的热爱、对人才的尊重、以及对传承祖先技艺的重视,皮各庄人高跷会满载着荣誉一路走到今天。每到逢年过节,庙会期间就会有高跷会的队伍踩街表演,演员技艺精湛,欢天喜地,场面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回顾孙红军与高跷会结伴同行的日子,有苦也有甜。
  何以谓之苦?
  高跷文化历史悠久,对技艺的要求可想而知。曾经孙红军也是高跷队的演员,练功的日子,无论是烈日炎炎汗流浃背,还是数九寒冬脚生冻疮,他和伙伴们从不间断练习,即使脚底板搁的疼到不敢走路,即使一次次的从高跷上摔下来,摔得屁股疼的坐立难安,他都能坚持。因为他深知,高跷是祖宗留下来的财富,是皮各庄人的骄傲,无论吃多大的苦,他也必须把功夫练好。现在虽然成为高跷会的主要管理者,他和几位同志在组织高跷会期间认真研究切磋如何能把好的传统保留住,如何精湛技艺,如何发展创新,不断的总结经验。在老高跷队师父的悉心教导下,他和学员们一起苦学各种技能,个个练就了一身的好本领,出会时个个是好手。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的改变,从村里到城市里面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留下来学功夫的人越来越少。队员年龄越来越大,高跷会还要发展,没有人继承怎么行?难道要眼看着国宝就要渐渐离我们远去?难道百年高跷会历史就要就此终结?每每想到此,孙红军便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于是,他与苏广财、刘兴亮、王桂莹几位管理员共同商量,在村里广泛招揽人才,壮大高跷会队伍。在常年招收高跷队成员的同时,他挨家挨户寻找村里悟性好的年轻人,只要条件满足,只要对高跷文化感兴趣,孙红军都争取他加入高跷会。有的队员因为一些原因脱队、离开,他就一遍一遍的给队员打电话或者到队员家里苦口婆心的尽力劝说,并尽量提供帮助,消除队员的顾虑,争取队员早日归队。就这样,在孙红军的努力下,皮各庄高跷会的队伍在不断的壮大,队员们向心力很强,更加热爱这个集体了。
  何以谓之甜?
  一说起皮各庄高跷会,誉满京南,京城内外,都尽知其然。高跷会的绝活造诣精深。可以说,老一辈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跷艺绝活,有妙龄女郎,翩翩公子,也有蓑翁渔翁,牧童哪吒,每个角色都有神功,集合在一个团体里更为这个团体增添了光荣。
  据史料记载,在一次区级调演中,高跷会来到庙间演出,由于庙宇山门低矮但门槛很高,人绑上跷腿有一丈多高,踩着跷进出容易摔跤。老高跷会成员伸展一身绝活,仰面朝天抬起腿,膝盖与身体成一字,凭借精准的感觉迈过门槛,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收放自如,把在座的观众和其他兄弟跷会的伙伴都看呆了,大家无不惊叹,随即掌声雷动,经久不断,大家还给这个绝活起了个名字叫"金刚铁板桥"。
  高跷队还有一位老前辈王庭起,更是身怀绝技。在一次高跷竞技比赛中,面对着高悬着的两米高二尺宽的木桥和一块上桥的跳板,在很多选手都挑战上桥却相继失败的情况下,老爷子仔细观察、总结前人失败的经验,用超人的悟性和过人的功夫改大步为碎步,一路顺达桥巅,来了一个"鹞子翻身", 落地之后又顺势做个"苏秦背剑",紧接着余兴不减舞扇翩翩。全场呼喊声、掌声、相机咔嚓声不绝于耳,就连在场的国际友人都竖起大拇指连连称好。
  高跷会还有很多身怀绝技的老者,他们为了使绝技能够后继有人,年逾耄耋古稀依然甘做传人,其无私奉献的精神感人至深!
  高跷表演广受欢迎,与成员之间密切协作、合理分工是分不开的。演员在前方施展绝活,引来阵阵掌声;打鼓的、敲锣的、吹拉弹唱的老伙计们跟在队伍的后面,给高跷会增添热闹的气氛;演出后几个老同志整理衣服和道具,年轻的队员彼此为演员们卸妆、打洗脸水。一切那么井然有序、互助友爱。看到这一幕我和几个同志都由衷地笑了,我和几个同志一道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的高跷队就是这样一个友爱和睦的大家庭。
  高跷会能够得到持续不断的发展,离不开皮各庄一、二、三村和镇政府领导的支持、离不开老同志们的帮助、离不开学员们的努力。作为队员和管理人员,孙红军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把皮各庄的传统曲艺高跷会搞好,让它能够一代一代的继续传承下去,让传统文化在这片土壤上传承、发扬!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大兴区北臧村镇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61253100 61253151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50059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02502 京ICP备15023992号